Tiger I最初的名称是 Panzerkampfwagen VI Ausführung H,也就是 PzKpfw VI Ausf H,当它首次部署时,它被归类为军械库存名称 Sd.Kfz.182,1942年至1945年间仅制造了1347辆,被盟军称为“虎式”坦克,是他们遇到过的最强大的坦克之一。
自1942年底首次开发以来,虎式坦克进行了许多改良,几乎每3个月一次,演化出不同车种类型。虎I的开发分为四个阶段的变体初始型、早期型、中期型和及后期型的生产车辆。最初生产的虎I被分配到1942年成立的第501s.Pz.Abt( Schwerer Panzer Abteilung - 重型坦克营),第501重型装甲营被分配到由于尔根·冯·阿尼姆指挥的第5装甲集团军,他们的部队部署在火炬行动期间的突尼斯。在被分配到突尼斯之前,这些初始型的虎式坦克原本打算用于东线,因此这些坦克的基础颜色最初是德国灰色(Dunkelgrau-RAL7021),但在最后一刻纳粹军械决定部署这些虎式部队进入突尼斯战役。结果,这些坦克整体被重新涂上了一层沙漠黄色/黄褐色(Gelb-braun-RAL8000),两种油漆的混合产生了更深的黄色色调。灰绿色(Grau-Grun-RAL7008)被用作破坏性的颜色。
抵达突尼斯后,添加了Feifel空气滤清器系统和后炮塔储物箱,这些额外的配件被涂上了更浅的沙漠黄色/棕色(Braun -RAL8020)以及更深的黄色外套,它显示出非常即使在来自许多历史参考的黑白照片中也具有高对比度。
第501营参加了几次阻止盟军前进的行动,在试图夺取贝加时失去了战斗力。这个炮塔编号为“121”的特殊示例属于两个连长的虎I分别为“11”和“21”之一。它在炮塔左侧有一个独特的模板,模板下方的“Alwin”是一只手绘的老虎,是第501营的象征。这架车号为“121”的虎I曾参与在牛头行动中-克拉科夫特别行动/亨特峡谷之战中遭受了地雷伤害,并且几乎幸免于难,直到突尼斯战役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