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 美国海军宾夕法尼亚级战列舰 - 亚利桑那号 (BB-39) 1941年 珍珠港湾
产品编号:
FOV-861008A
¥599.00
¥599.00
获得18.00 W币
评论
(0)0 销量
产品号码 | FOV-861008A |
---|---|
比例 | 1/700 |
产品名称 | 1/700 美国海军宾夕法尼亚级战列舰 - 亚利桑那号 (BB-39) 1941年 珍珠港湾 |
国家/地区 | 美国 |
系列名称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物料 | 树脂 / 聚碳酸酯 / 聚氯乙烯 / 铝合金 |
重量 (克/安士) | 800 克 / 28 安士 |
尺寸(毫米/英寸) | 370 x 48 x 94 毫米 / 14.58 x1.89 x 3.70 英寸 |
彩盒尺寸(毫米/英寸) | 450 x 185 x 170 毫米 / 18.91 x 7.29 x 6.70 英寸 |
亚利桑那号战列舰(BB-39)——宾夕法尼亚级战列舰(珍珠港事件1941)建造全纪录
建造船厂:纽约布鲁克林海军造船厂
龙骨铺设:1914年3月16日
下水仪式:1915年6月19日
正式服役:1916年10月17日
沉没日期: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
技术演进代表:
作为宾夕法尼亚级二号舰,设计时采用12门14英寸(356毫米)主炮(四座三联装炮塔),是当时火力最强的战列舰之一。
1929-1931年进行现代化改造,包括加装防空炮、升级动力系统,体现了一战到二战间战舰技术的革新。
珍珠港事件象征:
1941年12月7日,在日军偷袭珍珠港时被800公斤穿甲弹击中前弹药库,引发大爆炸后沉没,共1,177名官兵阵亡(占珍珠港美军死亡总数的近一半)。
舰体残骸未被打捞,现为亚利桑那号纪念馆主体,水下仍可见燃油缓慢渗出,被称为"黑色眼泪"。
国家记忆地标:
1962年纪念馆落成,横跨沉舰残骸,刻有全部殉难者姓名。
每年12月7日,美国海军会在纪念馆举行纪念仪式,包括献花圈和降半旗。
标准排水量:29,158吨(改造后增至31,900吨)
最高航速:21节(约39公里/小时)
装甲防护:主装甲带最厚达13.5英寸(343毫米)
这艘战舰以悲壮的方式成为美国参与二战的起点,其残骸至今仍是反思战争与和平的永恒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