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号码 | FOV-861131B |
---|---|
比例 | 1/700 |
产品名称 | 美国海军衣阿华级战列舰 - 密苏里号 BB-63(全船底版)迷彩号涂装1944年迷彩号涂装32/22D版本 |
国家/地区 | 美国 |
生产年份 | 1944 |
系列名称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物料 | 树脂 / 聚碳酸酯 / 聚氯乙烯 / 铝合金 |
重量 (克/安士) | 800 克 / 28 安士 |
尺寸(毫米/英寸) | 370 x 48 x 94 毫米 / 14.58 x1.89 x 3.70 英寸 |
彩盒尺寸(毫米/英寸) | 450 x 185 x 170 毫米 / 18.91 x 7.29 x 6.70 英寸 |
密苏里号战列舰(BB-63)是美国海军最后一艘战列舰,建造于20世纪40年代,参与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以及冷战期间的重要军事行动。1945年,密苏里号在东京湾见证了日本投降的历史时刻,日本无条件投降的签字仪式在停泊于东京湾的密苏里号主甲板上举行,因此密苏里号成为全球瞩目的象征。
密苏里号于1941年在纽约船厂开始建造,并于1944年下水正式服役。其建造背景是二战期间美国海军对战列舰需求的增加,密苏里号的设计旨在提升海上火力和战斗能力,以应对强大的敌军舰队。
密苏里号战列舰(BB-63)的满载排水量为58,000吨,标准排水量为45,000吨,长度为887英尺3英寸(270.4米),水线宽度为108英尺2英寸,吃水深度为38英尺(11.6米),航速超过33节。在人员配置方面,二战期间舰上有134名军官和2,400名士兵,而在1986年至1992年期间则有65名军官和1,450名士兵。
战后,密苏里号参与了魔毯行动,接载美军人员返国,并在希腊内战期间宣示美国抵抗共产势力扩张的决心。1950年韩战爆发,密苏里号(BB-63)迅速从大西洋返回太平洋,为联合国军提供炮火支援,轰击北韩运输路线及工业设施。在长津湖战役后,密苏里号还掩护联合国军在兴南撤退。韩战结束后,密苏里号于1955年退役,并在港口封存。1981年,因雷根提出“六百舰队”扩军计划,密苏里号于1984年重返服役,并进行现代化改建,安装战斧巡航导弹、鱼叉导弹发射器及方阵近迫武器系统。
1992年3月31日,密苏里号(BB-63)第二次退役,回到后备役舰队。1996年,海军将其管理权赠予纪念协会。1998年6月22日,抵达夏威夷珍珠港,1999年1月29日纪念馆向公众开放。2008年,进行90天的大规模维修,2009年重新开放。